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(SAFE)5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4月底,中国外汇储备为31.197万亿美元,比3月底减少683亿美元.今年以来,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呈现"连续四次下降"的态势.其中1月环比下降285亿美元、2月下降78亿美元、3月下降258亿美元、4月下降683亿美元.这相当于分别下降了0.88%,0.24%,0.80%和2.14%.4月份外汇储备下降的规模和幅度是今年最大的.随着中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"三重压力(即需求萎缩、供应中断、预期疲软)"的影响,人们对外汇储备的持续下降表示担忧.
人们担心,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稳定构成挑战.
ANBOUND的研究人员指出,外汇储备变化和波动的原因很复杂.它们不仅反映了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,而且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、国际货币、贸易、金融等因素密切相关.今后,在当前形势下,外汇储备和跨境资本流动不能仅仅从技术层面来分析,也不能仅仅从资本外流来得出结论.总体而言,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,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外汇储备管理的职责范围,分析它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视角.
今年以来,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,全球通胀上升,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下降.在汇率方面,受美联储加息和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持续冲突等因素的影响,美元指数4月份上涨4.7%至103.0.非美元货币兑美元整体大幅贬值.这也是4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计算缩减的主要原因.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国际金融市场上,美元指数大幅上涨,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.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,非美元金额美元货币在兑换成美元后有所下降,加上资产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变化,降低了本月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.在资产价格方面,国际金融市场近期波动较大,4月份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.这些波动了外汇储备的价值.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反映了美元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.为确保自身外汇储备的安全,中国需要综合考虑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现实,审视外汇储备多样化的利弊,避免美元波动造成外汇储备存量的过度变化.
在中国国内,第一季度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人民币贬值,导致金融资本外流.虽然经常账户外贸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本流动逆差,资金净流入得以维持,但总体来看,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国家经济放缓.这反过来又给出口带来了压力.与此同时,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促使国际资本开始流出中国.从短期来看,这不仅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进一步压力,而且对整体外部流动造成缺口.虽然人民币贬值对大宗商品出口有一定利好,并继续弥补资本项目下的赤字,但近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措施对供应链的影响,可能使大宗商品出口短期内难以复苏.因此,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序调整,对中国的外贸和资本流动具有重要意义,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外汇储备增长的平衡.
同时,从长远来看,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,对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构成新威胁.欧洲和美国通过冻结账户并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机制之外,加大了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,导致近3000亿美元的俄罗斯外国资产被冻结.这种国际金融体系的"武器化",不仅对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构成潜在威胁,而且限制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开放.从纯粹的技术角度考虑安全问题对于外汇储备的存量是不够的.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应该为战略格局的变化做好准备,将外汇储备资产"带上岸".
中国仍需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,以维持内外平衡.这将是中国致力于开放和维护经济稳定的必要条件.汇率调整和资本管制对维持外汇储备稳定仍发挥着根本性作用.从长远来看,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,扩大地域影响力,对中国相应的对外循环具有新的意义.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,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,建立人民币国家信用体系,可以作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开放的"蓄水池",同时避免波动.这种做法将有助于维持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.
最终分析结论:
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,由于内部和外部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,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继续下降.这表明,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加.为了稳定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,除了外汇管理和金融稳定等技术问题外,还必须根据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在战略层面进行调整.